社会责任担当学校形象良好
上海市世外中学作业管理方案
发布时间:2023-09-01 16:07:35   发布人:庄维来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0

上海市世外中学作业管理方案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的精神,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把握作业育人功能,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规范并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制定作业管理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厉笑影

副组长:贾丽浈、赵蕾、穆绮芸

成 员: 任洁、徐雅雯、陈菊华、杨翊、金月华、王娜娜、顾佳敏、王烨、陈佳纯、学科教研组长及年级组长

 

二、实施的意义

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媒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教师通过学生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好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以此来调节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特制定本作业管理制度。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具体措施

1、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1)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科组(备课组)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配置有坡度,精心设计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年级组统筹作业,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学生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并在组内公示作业内容构成、完成时长等,促进教、练、考一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2)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及时认真专注地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实践、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鼓励教师通过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等方式设计高质量作业。既要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型作业,也要设计具有差异性的选择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需求。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避免单一、重复、机械、繁杂的无效训练,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鼓励布置重在促进合作体验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作业布置要求明确,任务清楚,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规范,独立完成。教师要教给学生做作业的方法,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及时抄记作业内容;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认真检查等。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周末和节假日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得通过钉钉、微信和QQ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2、作业的评价与反馈

(1)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作业批改要突出过程、及时反馈,作业及时发还。严格遵循“有布置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讲评”的原则,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中所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讲评,做到共性问题全班讲评,个性问题个别指导。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认真的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过程,作业批改必须在下一次作业前改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面批面改。

(2)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给予个别辅导。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重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3)在探索作业分层分类布置的同时,尝试设计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不断探究丰富多元的评价体系,既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作业过程性发展足迹。

(4)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加强家校合作,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给孩子创造条件,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1)加强作业质量监督,教研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班主任、年级组对作业总量进行科学统筹;教导处要定期进行作检业查,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2)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置、布置、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并大力推广。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