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上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1课时完成。机械运动与力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更是后面学习各种运动形式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所有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的宇宙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感受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中国在国防事业上航母团队取得的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选择不同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教学资源与实验器材
      
    图片:蜗牛等
      
    课件:PPT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运动和力”的第一节,是为以后学习直线运动作基础,鉴于初二学生现有的能力只安排了简单的讨论来初步分析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参照物概念的建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由此引出本节的课题,让学生观察,并发表意见,进一步强调:机械运动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本节课要突出的难点是:学会选择参照物,方法是让学生参与一些讨论来进一步认识运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机械运动有关的现象,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本节课的教学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  
          机械运动参照物
                 |  
      
|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  
          
|  
            活动Ⅰ
                 蜗牛运动讨论
                 |  
        
|  
            应用
                 练习
                 
                |  
        
 2、教学流程说明:
      
 活动Ⅰ:通过判断蜗牛是否运动引出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概念。
     
 活动Ⅱ:学生通过一幅漫画得出:
     
 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活动Ⅲ:讨论得出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应用:以课堂练习的形式,进一步对物体运动展开分析与讨论。
     
 3、板书设计:                                             
     
 3.1机械运动
    
 一、机械运动:
    
     1、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用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物体叫做参照物。
    
 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三、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辽宁舰”,提出这节课的主题:机械运动。
   
 (二) 新课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
      
 1.请问这只蜗牛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判断蜗牛是运动的?
     
 3.现在还是不能判断,还需要怎么做?
     
 4.(判断出蜗牛运动之后)现在我们回想一下要判断出蜗牛运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5.“另一物体”“位置变化”两者是我们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关键。那到底什么是运动呢?
     
 6.生活中只看一眼我们就能判断出来,那么平时我们选参照物了吗?现在大家再用物理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下生活中的运动。同桌可以讨论一下,给大家一分钟。(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解)
     
 7.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展示图片)司机说乘客没动,小学生却说乘客运动的好快,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讨论并回答,回答完之后,给出表格)。
     
 
   
|    研究对象
            |  
        参照物
            |  
        是否运动
            |  
    
|    乘客
            |  
        汽车
            |  
        静止
            |  
    
|    树木
            |  
        运动
            |  
    
 2. 从大家的分析中,发现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
     
 3. 选择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一定不同吗?(请学生回答,然后再增加一行表格)
     
 4. 从刚才的分析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总结,得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得出第二个知识点)
     
 5.谁能例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物体,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得出了不同结论的例子?
      
 
   
 三、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1.生活中我们通常选取地面作为参照物。那么地面就一定是静止的吗?
     
 2.自然界中有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3.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吗?
     
 
   
 (三)应用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运动的判断;
    
 
   
 讨论:要想让舰载机持续在空中飞行,需要空中加油机给它提供能量,这种加油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让学生了解在军事国防科技上每向前迈一步,都是无数人付出可毕生的心血,让战斗机与加油机相对静止,有很多的技术含量,中国是在世界上掌握了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