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世外中学工会一年一度庆祝“三·八”妇女节的活动如期展开,我校工会诚邀了上海市妇联协会讲师团讲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党委兼职教授秦畅女士,为全体女教工进行了一场温馨生动的互动讲座——《有效沟通,难吗?》。
日常交流过程中,你认为和谁沟通最难?极富沟通能力的秦畅老师开门见山的抛出这个问题。长幼沟通、婆媳沟通、夫妻沟通、上下级沟通、师生沟通、同事沟通等等的答案此起彼伏,愉快的互动讲座就此拉开了序幕。
当一个人的地位发生改变,其沟通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这样的自己如何和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呢?各类交流中,冲突式的沟通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将矛盾激化。例如,司法系统要能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意见;紧张的医患关系往往是由于彼此沟通中缺乏换位思考,不能平等相待;学校和家长沟通,不信任、对立、冲突亦是一种社会现实……由此可见,彼此应理解各自出发点的不同,以开放、包容、接纳的态度去进行有效沟通。
平等、尊重、理解、协商的心态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不同意见的倾听和在意、与沟通者进入相同的情感场域(共情)、通过附属甄别其真实意思的表达、及时回应,找到共同诉求点,这类站在对方的视角和立场去表达和思考的策略能帮助我们进行有效沟通。
虽然贵为尊师,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要善于倾听和接纳,切忌凭借主观的目的和想象去判断,无论对方在说什么,哪怕他在骗自己,也要去考虑对方的想法和用意。否则,对方越快的尊崇你的意志,其中必然暗流涌动。
沟通不等于说服,说服是单项的,是任务的布置,而沟通应该是平等的,有歧义的。因而,在每次沟通中,认真担任一名倾听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讲座中,秦畅老师举例自己身患抑郁症的友人来电求助时,自己的冷漠回应,事后得知,该友人向42位亲友求助时,只有一人前往陪伴,耐心沟通。后怕之余,更多的是警醒自己,沟通中“共情“的重要性。
共情(EMPATHY),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反应快、接口快是女性的沟通特征,处理家庭中的事务时,和丈夫之间的沟通问题,当女性慢半拍时,沟通会畅通很多。男性在社会化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忍辱负重”的过程,男性在家里应有当太阳的感觉。减少冲突,懂得妥协,实则是一名智慧女性的做法。
师生关系中,教师若以平和自然、生动风趣的语态,辅以微笑的表情、适宜的手势、寻求反馈的眼神以及富有节奏变化,抑扬顿挫的语调,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便于各类事务的沟通。
人只有拉近情感距离,你说的话语才能被他人接受。情绪管理,即以本领控制本能。这些秦畅老师教予的本领不能仅是知晓,更需要日常沟通中的不断践行与思考。今日的沟通语境亦在不断挑战每一个人的沟通本领,人生,原本就是一场修行,愿每一位世外女教工,以智慧沟通获得最难语境中的幸福和富足!
文:朱叶
图:潘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