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活力课堂 实践多元成长——记世外、康外三校区综合文科历史学科教学联合活动
发布时间:2016-04-11 16:52:17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25
 
 
2016年4月7日下午,春雨初歇。在花香沁润,书香正浓的康健外国语学校,迎来了世外、康外三校区综合文科历史学科教学联动活动。来自区里的各位专家、三个校区的校长、各位教师同仁们济济一堂,期待着这一场以“同课异构”为教学展示模式,以初中历史“繁荣与危机”为教学研讨主题的“饕餮盛宴”精彩呈现。
“三校区联动”展示课历史专场的执教者分别是来自世外境内的陈慧敏老师(执教班级:境内八5班)、康外实中的庄晶晶老师(执教班级:康外八5班)、世外MYP王建平老师(执教班级:MYP八1班)。区历史教研员方勇老师给予三位老师的高质量教学课堂充分的肯定:都有详实的史料阐释,精准教学方法的有效落实,丰富教学资源的视觉冲击。三位老师风格多元的教学课堂带我们走进历史、畅谈历史、思辩历史。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架构有清晰的历史脉络又有精致的历史细节,叙史讲理循循渐进,教学内容有广度有厚度。以经济的繁荣、危机和复苏为主线,以人们心态从疯狂到悲观再到重燃希望的变化为辅线。用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表,带领学生走进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用层层剖析的方式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原因;在感受罗斯福的人格魅力对美国人民精神鼓舞的同时,体味“新政”新之所在: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通过对史实的解读和分析,感悟无论是市场(无形的手)调节还是政府(有形的手)调控,都应掌握恰当的度,两者平衡的实现是管理者的智慧所在。
庄老师这节课立意求新,独辟蹊径。教学设计立足课标,又有所拓展。她谈到,在八年级的历史教学中,尝试宏观上紧扣美国“自由”精神,用“自由”这一关键词贯穿这一年中所有与美国相关的知识内容:《独立战争》一课中,《独立宣言》将自由列为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之一种;为使自由获得新生,美国打了一场血腥的内战;为保卫“新四大自由”,美国参加二战;为捍卫“自由世界”,美国卷入了冷战。而对于《繁荣与危机》一课,立足点则放在了从微观上看“罗斯福新政”是经济危机时期人们对“自由 ”的重新解读和校正。课堂结束,“自由”一词还在耳边回荡,“政治哲学”理念仍旧萦绕心头。
王老师这节课,可谓让学生脑洞大开。充分体现了境外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教学理念。以“繁荣和危机”创设历史情境,以“罗斯福新政”为教学案例,结合史料分析、小组合作的自主调查、课堂交流展示、课后写作评估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淘金式思维方法、思维诊断方法、分析论证的方法和步骤等)及其他涉及的一些学习方法(演讲技巧等)。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敢于质疑和批判,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阐释。王老师课堂上气定神闲,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我们感受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组织者和参与者。
三位老师成功打造的历史课堂让我们综文老师感受到的是一份光荣担当,看到的是清晰而宽广的努力方向。追寻历史的终极目的在于照亮未来,教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文:王晓丹
图:潘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