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STEM+课程实施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15-11-27 10:50:59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72

 

1123日,信息组和综文组联合教研,进行了一次STEM+课程交流活动。大家以《设计义肢》和《设计桥梁》课程为例,就STEM+课程的实施和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STEM课程交流活动,先由王丽丽老师介绍了STEM+的背景和意义,还以《设计义肢》和《设计桥梁》课程为例,说明了STEM+课程的一般实施过程和框架,并组织大家亲身体验了一次STEM+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拼图式合作学习。

    随后的课程实施介绍更加精彩。曹康平老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桥墩承重实验、不同的桥墩结构设计、结合Google Earth软件设计跨湖大桥等教学过程。同学们的桥梁结构设计让我们不禁赞叹,而曹老师的教学内容涉猎之广,也远远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知识。王鸣九老师也一起穿插着展示了《设计义肢》课程的实施情况。同学们或手套橡胶手套、身穿卫生衣,认真解剖鸡翅,勘察肌肉,俨然一个个专业医师;或趴在地板上,认真绘制人体腿骨结构,全情投入;或利用3D软件设计义肢的三视图。同学们所设计的义肢作品,大大超越了成年人的想象。通过两位老师生动具体的介绍,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STEM+课程的跨学科、协作性、体验性、情境性、趣味性、实证性等特征,体验到了STEM+课程在培养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计算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大家都被三位老师所介绍的STEM+课程所吸引,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个人教学经历,就STEM+课程的推进展开了小组讨论。林诺纯老师、何萍老师、胡佳琪老师还以教师、家长、学生”3种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小组观点。

    活动最后,陈书记指出STEM在国际上流行的背后,必然有其客观原因存在,这是值得探究的。同时,STEM教育在初中阶段的定位在哪里?这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与调整。

作为上海市首批STEM+研究项目基地学校之一,我们相信这次活动是世外STEM+课程实施与推进的良好开头,在未来,将通过世外人的共同努力,以全球化视野、本土化实践的方式,逐步形成世外特色的STEM+课程。这个+,包含了更多的学科,更多的内容,更多的实践者,更多的希望和未来!

文字:王丽丽

照片:陈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