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中前行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关注细节……”徐建明老师和王娜娜老师与各位班主任分享了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经验。这正是3月29日下午,世外中学班主任工作室举行的“让德育亲近心灵”的研讨活动。
校党总支书记厉笑影、副校长赵蕾、政教主任金月华、国际校区MYP学生处主任诸轶群、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及学员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两位老师以班级建设为话题介绍了各自的体会。徐建明老师以《察微辨细,勤于疏导》为题,以“细节”为核心词,“理解”为方法,结合自己二十六年班主任工作中的鲜活例子与班主任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徐老师认为细节在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于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班主任要学会细微之处发现问题,抓住教育的契机。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到名人故事,小到班内当日发生的小事都可以“为我所用”。除了细心之外,在班级建设上还应学会疏导,尤其要用“和善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且及时予以疏导,徐老师特别指出“疏导也要学会创设情境”。最后,徐老师还强调,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品行、品格,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王娜娜老师则以《融合》为题,开宗明义讲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词应该是:平等、尊重和接纳。平等,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要让孩子们接受你,必须是平等的,这便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班主任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意识和自身的权力。最后,便是接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轨道,教师不应该强求,应该允许个体存在差异性。在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时更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同样的一个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最后王老师还谈及和家长的沟通问题“教育的同盟者”是王老师对于家长角色的解读。确实,在学校教育中光靠教师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校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王老师用高尔基的一段话总结了自己的发言: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在两位老师精彩分享之后,金月华老师进行了点评。她用“真诚和赏识”来形容徐建明老师的带班风格;“学会倾听,善于沟通”小结了王娜娜老师的发言。同时也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近日阅读的一篇文章——《一位新班主任的反思》。她指出班主任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新问题的循环过程中得到自我积淀与自我提升。赵校长在随后的讲话中提到,希望班主任工作室能够经常开展这样的研讨活动,希望首届班主任工作室成为一个世外班主任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随后,厉书记结合学校发展的现状,高屋建瓴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她强调,每一个班主任都要有一个“主心骨”,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要努力成为一个有的放矢、张弛有度的智慧型教师。厉校长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在教学理论与思想上先走一步,“如庖丁解牛般抓住问题的关键。也让孩子学会这些迁移的能力”。建议每次活动学员都能带着疑惑、问题来,带走些许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政教主任助理陆喆老师介绍了学校提供的平台——班主任工作室博客。迎着斜晖脉脉,学员们带着思考结束了这次的研讨活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自己的博客上分享、交流思维碰撞的火花,朝着智慧班主任的方向,前进的脚步永不会停!
图:陆喆
文:蒋艺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