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我们年级组的老师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描述一下自己对初三工作的感受,最后集中在这样几个词:节奏、数据、协作。
节奏:先请大家看一张教导处给我们的5月份的主要工作一览表。事实上,初三每个月的工作都是有特点的:9月对于学生和教师适应和调整是主旋律,10月要展开地毯式与家长的谈话。11月期中考试分析,12月DP录取启动和备战一模,1月一模分析和DP录取以及提前录取工作拉开序幕,3~4月提前录取火热进行中,5月则是围绕志愿填报。明确的时间表对我们的所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我们就必须踩着这些时间节点做事,无论是出试卷还是跟学生谈话都不例外。我们只有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学效益,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9月份和学生谈话的中心是帮助学生定计划和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适应初三,5月份谈话时应该是借力志愿填报再一次激励学生将目标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而6月份的心理工作一定是调整和放松心态迎接大考。
同样是数学复习,每一轮复习侧重点不同,数学组采取了分阶段、分层次的复习方法;英语备课的栏目不变,但每周的具体内容随着一模、二模考试的推进确是在不断调整的,否则就会跟不上节奏。
数据:数据多,数据的分析多是初三工作的又一真实写照。我们的数据有大小考试的分数,班级分数、学科分数、世外分数、其他相关学校的分数,还有各种类型的人数统计。
数据再多,数据的分析都必须是精心的、凝聚全体老师智慧的、不但能找准问题还要提出下阶段调整措施的。尤其是我们的备课组长们每学期4次大考必有4次分析,这些数据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对手,例如每个备课组中的数据分析,都将3所民办中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这些数据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各个班级的班情分析,各个任课老师的强弱项比较,都为我们后阶段的教学指出了方向。这些分析也推动了我们对于复习课的内容设计,和各个复习专题的编写。
语文组期中考试分析中发现小作文上得分不高,于是对小作文进行分类训练和指导从而找到了突破点,一模考这一项内容得了高分,它们为此而高兴。
物理组在分析各个班级的小题分时发现,不同教师所较班级在小题得分上有明显不同,有的光学选择得分明显高,有的综合计算高,当然也有的在某些题目上明显偏低,这说明每位老师有自己的善长。于是她们在备课活动时,让每位教师讲自己对特长内容的独到处理。5月份,还让左雅教师对全年级上了压强的专题复习,学生兴趣很高、收效又好。
协作:团队作战、团体协作是世外人的工作特色,自然也是我们初三每一场战役胜利的有利保障。
我们的协作不是简单地分工合作,我们的合作是凝聚所有人智慧的有机合作,是1+1大于2的合作。语文组老师团队作战,为孩子制定了各个方向的专题复习。化学、物理的校本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无论是专题复习、还是校本作业,当回头再看时已分不出某一部分是由哪位老师单独完成的,因为最后的版本已几易其稿,关于某一专题的复习也已记不得是谁做了提议、谁修改了题目、谁做了重要的工作。。。所有的工作已融合在了一起,分不清你我,只剩下一个目标,让学生收获最多!
5月28日、离中考还有18天,我们年级召开了一次年级大会。我用这次小小的年级大会来诠释一下这3个关键词。
节奏:踩准节奏能够回答WHY?WHEN?WHAT?HOW这一系列问题。我一直很感谢政教处对我们的宽容和理解,学期初制定计划时关于年级大会我总是填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是懒惰、也不是开不出。每次在跟陈校长讨论近阶段工作时,只要我问到最近要开年级大会吗?他永远回答我:你看有必要吗?不要打乱学生学习的节奏。那么,这一次为什么要开呢?5月底随着提前录取的最终确定,签约的同学开始松懈了,陆陆续续有老师开始反映这样的问题,考虑到签约的同学不在少数,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开一个年级大会。因为孩子们的节奏乱了,我们要做出及时的调整。
于是我们请签约的学生中有定力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提出倡议。请裸考的学生谈如何做好冲刺的准备。请教师代表寄希望、请陈校长压阵、并做心理疏导。一切为的是帮助孩子们找到这时候该有的节奏。
数据:当任老师和陈校长知道要发言后,俩人不约而同地问我:你得给我们数据呀!于是我们提供了全年级本次月考分数、签约的人数、每位同学本次考试与区二模考相比进步或落后的名次和分数。因为用数据说话才有信服力。
协作:2天时间准备一个年级大会,时间短,效果要求高,我们需要年级组所有老师的通力协作。语文老师想了个响亮的口号“最后的冲刺为了最初的梦想”;姜丽萍制作了PPT,班主任帮忙选合适的发言学生,教导处黄仇芳老师按我们的要求提供了数据;徐雅雯老师帮忙修改学生的发言稿;两位体育老师安排学生座位;沈彦老师布置会场;任伟建老师用心地准备了一篇煽情又励志的发言稿;陈校长做了理性又贴近学生的总结发言;全体初三老师无一例外地出席了大会,给了学生一次最隆重的鼓励和捧场。
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次年级大会已能看出,对于初三的老师们来说“把握节奏、让数据会说话、团队协作”是我们工作有力的法宝!当然,无论我们怎样做,做什么,我们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我们的努力和良苦用心,孩子们感受到了吗?请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播放录音。
最后,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
每个备课组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都开出了2节以上质量很高的公开课;王文俊在全国比赛中勇获桂冠,褚佳逸老师一人开了2节公开课;
各学科累积获奖人次语文34,英语66,数学8,化学41,物理3;
100多位同学直升DP;
DP学生在一模考后升到了PRE-DP,平均分几年来首次降低了2分,二模考我们顶住了压力,不但保住了老二的位置,还缩小了总分上的差距;
在中考的180人中,85位同学提前录取,占到47.2%;
51位同学被四校录取,占28.3%;
这是任老师在年级大会上对学生说的两句话,它代表了此刻所有初三老师的心声。
孩子们:你们是潜力股,是上升空间最大的人。希望你们秉承世外人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再专注十八天,再静心十八天,在咬定十八天!让焦虑、疑惑烟消云散,让坚定、自信的“我”渐渐升腾、放大!老师们在你们身边,家长在你们身边,世外在你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