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
2010学年世外中学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总结(201106)
发布时间:2012-11-06 15:01:59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54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和区教育局要求2010学年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中,我校以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为主题,以“树魂立根”为核心,以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生道德生活教育为突破口,努力营造学子特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引导教育青少年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

一、准备充分,宣传到位

在开学初的工作计划中制定了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思品课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大力宣传,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1、在开学的升旗仪式上,学校以“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发动少先队组织向全体队员发出“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倡议,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2、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如“民族精神在我心”、“我爱我的祖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弘扬民族精神。

3、利用学校橱窗激发民族自豪感:“纪念五四爱国运动”、“尊师重教,和谐师生”和“我与祖国共成长”。

、寓民族精神教育于活动之中

一)结合常规,落实行为规范教育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小事入手,强化学生意识,脚踏实地,以此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确立“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习惯教育的理念,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的切入点,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1、在9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求,各班级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世外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须知》,尤其是学校对刚入学的六年级新生开展军训和新《须知》及校规校纪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重抓学生行为规范重点难点。九月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二)组织参与《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和《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教育活动

开学之际组织学生集体收看《开学第一课》网络直播,通过本次主题教育、谈话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载体,让学生畅谈“我的梦·中国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读书、贡献力量。

(三)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在“9.10”教师节前,团委发动学生开展了一次“祝福换鲜花’活动,各班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自制贺卡表问候”、“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

2、结合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分别开展了“中秋史话”、“清明怀古”、“端午节包粽子比赛”等具有特色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较好的民族精神教育。

3、《我的梦中国梦》观后感征文

     每一个学生在看了《我的梦中国梦》之后,同学们纷纷用文字表达了自己抒发了爱国情怀。有赞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歌颂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