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会的概念
音乐会或演奏会,是指在观众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音乐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所表演,或是音乐团体的集体演出,像是管弦乐团、合唱团等。音乐会的通俗称号也叫“show”与“gig”。音乐会所举办的地点有着许多的可能,例如公共演艺厅、夜总会、音乐屋、体育馆、谷仓、音乐厅和多功能的表演场所等等。音乐家通常是在舞台上表演。在唱片尚未流行前,音乐会是听众唯一的机会听到音乐家的演奏。
狭义的音乐会是指仅仅和音乐艺术相关的,以听觉艺术为主的音乐集会。它包括:演奏会、演唱会、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等,主要特征是聆听欣赏。
广义的音乐会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音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集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演奏演唱外,芭蕾舞、歌剧、音乐剧、影视音乐、现场音画创作、流行演唱会、综合文艺演出等都是其表现形式。
二、音乐会的分类
1、内容上分类
古典音乐会、民族音乐会、流行音乐会、舞蹈音乐会、校园音乐会等
2、形式上分类
独奏音乐会、独唱音乐会、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影视音乐会等
3、场地上分类
舞台音乐会、室内音乐会、广场音乐会、水上音乐会、电视音乐会等
4、目的上分类
新年音乐会、比赛音乐会、颁奖音乐会、慈善音乐会、巡回音乐会等
三、音乐会的过程
1、音乐会策划: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演员、观众、嘉宾等。
2、节目表制定:由组委会挑选演员,商议演出的曲目,制定节目单。
3、宣传与会务:制作宣传海报,发出邀请函,制作观摩票,电视广告宣传。
4、现场彩排:演员在规定时间按照导演的要求进行彩排,熟悉演出地点和演奏乐器,调试音响设备,灯光舞美,对演出中的意外有所预备。
5、舞台布置:灯光、道具、舞美、音响、话筒、舞台环境等进行精心布置。
6、现场演出:演员提前候场,观众准时观看,电视及时转播,媒体摄影摄像现场报道。在舞台上演员需要听从导演和催场的指挥,灯光、道具、话筒人员需要听从舞台总监的要求。音乐会需要根据观众的要求预留1-2个附加曲目。
7、谢幕时刻:音乐会结束,全体演员需要一起到舞台上谢幕,让观众再次铭记演员,便于媒体的摄像报道。此时观众需要起立鼓掌以示尊重。
8、评论报道:一般来说,音乐会结束的第二天,主流媒体和音乐网络需要刊登音乐会的演出报道,讲述音乐会的政治意义与群众效应。音乐评论期刊会在当期的刊物中对部分演员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评论。
四、音乐会的礼仪
(一)演员要求
1、积极准备:按照组委会要求准备曲目,积极练习,保持最佳演出状态。
2、及时沟通:曲目更替,档期重叠,对舞台有要求要及时与组委会沟通。
3、按时彩排:在彩排中熟悉场地,听从导演的要求,作为一次预演来看待。
4、服饰美观:根据要求穿着演出服,大方漂亮,不影响自己的演出为佳。
5、略施妆容:在舞台灯光下不可素颜,上一点淡妆,使容貌更加精致。
6、提前候场:提前两个节目候场,听从催场人员要求,候场时保持安静。
7、姿态大方:演出时动作大方得体,简单有艺术性,有舞台表演的感觉。
8、倾情投入:演出时要专心,胆大心细,不要过于敏感,自我感觉自信。
9、亲切互动:遇到观众的互动要亲切真诚,不要冷场或使人难堪。
10、随机应变:演出中遇到任何突发事件要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二)观众要求
1、及时购票:按照演出要求在演出点或代理商处购买音乐会票。
2、阅读须知:阅读组委会的演出须知,对其中的要求了解并做到。
3、欣赏准备:对欣赏的曲目先做准备,便于欣赏时有的放矢。
4、服饰整洁:着装整洁大方,不穿短裙、背心、拖鞋、短裤等不雅服饰。
5、提前到场:在演出开始前半小时陆续到场,调整心情,等待演出开始。
6、迟到等候:迟到需要场外等候,演出曲目的间隙由工作人员带领进入。
7、保持安静:音乐会期间不要交谈、喧哗,手机无声,不用闪光灯照相。
8、适时鼓掌:根据乐曲的安排来鼓掌,不能不鼓掌、乱鼓掌。
9、良好互动:遇到需要互动的音乐,积极与演员互动,推动演出气氛。
10、谢幕退场:谢幕时起立鼓掌,等待演员回到幕后,再按秩序离开。
五、听音乐小建议
1、空腹忌听进行曲 人在空腹时,饥饿感受很强烈,而进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铜管齐奏的效果,人们听了受步步向前的驱使,会进一步加剧饥饿感。
2、吃饭忌听打击乐 打击乐一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很大,吃饭时欣赏,会导致人的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有碍食物消化。
3、生气忌听摇滚乐 人生气时,情绪易冲动,常有失态之举,若在怒气未消时听到疯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摇滚乐,无疑会火上加油,助长人的怒气。
4、睡前忌听交响乐 交响乐气势宏大、起伏跌宕、激荡人心。睡前听此类音乐,会令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难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