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师资建设
立德树人 从“心”开始
————记世外中学班主任“心育”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19-11-11 10:28:04   发布人:庄维来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655

333333.jpg 

世外中学一年一度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即将来临,基于本次“心育”的比赛主题,我校特别邀请了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松江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主任王洪明老师为全体班主任开展了专题讲座。11月9日下午,世外中学本部、境外部和康外实中的所有班主任齐聚B507会议室,聆听王老师关于《班主任如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讲座。

讲座伊始,王老师就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教师和心理学家眼中,学生的哪些行为是严重的?虽然讨论的对象都是学生,但是教师的认知和心理学家却是相反的。教师普遍认为最严重的是违反课堂纪律、违反权威的行为,而恰恰是教师普遍忽视的学生退缩的、不爱社交的性格与行为特征,在心理学家看来是最严重的问题。因此,做好“心育”的前提是班主任先转变自身的观念。

当然,班主任们在“心育”的过程中,也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避免认识的误区。王老师明确指出,班主任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但是班主任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预防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我们可以从认识自我、情绪调适、学会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最关键的是班主任要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是引领孩子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石。

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活动,以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理辅导活动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的,但它不是知识的传授,更不应刻意阐述心理学概念,而是透过活动,唤醒学生的情绪,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体验、理解和感悟。其次,在活动中关于问题的讨论都应从心理健康发展角度出发,不做价值判断,教师只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和做选择,而不直接给答案。王老师也结合亲身经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时,教师要不要干预?答案不是否定的,教师可以通过自我表露,以委婉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态度。总之,一切都要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与需求。

王老师的讲座既从宏观的角度给班主任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理念;又从微观的角度为班主任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从明确目标、主题的表述、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提问与反馈的设计到总结,王老师为如何架构一节有效的心理辅导课提供了明确可操作的指导。讲座的最后,王老师以一则视频,更加生动直观地向班主任们展示了优秀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整个的讲座过程中,王老师仿佛是取之不尽的泉水,源源不断的给班主任们提供扎实的理论和鲜活的案例,让原本陌生的“心育”离老师们更近一步。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世外的班主任都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带着对探索“以心为本”教育路径的热情,真正地走进学生,读懂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文:张彩萍

审稿:金月华

图:潘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