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1点,2018-2019校级课题(项目)结题汇报在本部507会议室进行,来自境内外所有一年期课题(项目)进行了结题汇报,两年期课题进行了中期汇报。世外中学校长厉笑影、副校长陈勇,会同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高校文摘》主编何云峰老师,《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的孙珏老师作为此次汇报的评审,和世外中学教导处陈菊华老师、师资办徐雅雯老师以及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汇报,分享大家一年以来课题研究的丰富历程和丰硕成果。
各个课题(项目)组负责人在限定的汇报时间里向大家展示了各组研究的执行、意义、成果和反思:境内数学组课题从数独社团起步,到建立系统化课程再到获得数独示范校的荣誉;境内化学组、物理组、境外DP化学组均以校本练习册的修订与改进作为切入点,初步探索了具有世外特色,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校本化作业,校本化课程,校本化评价系统;境内7年级数学组的桃源数研,从0-1的公众号建设,以精彩丰富且高水准的内容,获得了学生,家长,教师们的高度认可;“数学小论文”写作,“梦想孵化器”推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对于学科与德育的深度思考……
不仅是丰富的研究成果,更是世外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扎实与投入,获得了在场专家与校领导的高度认可与好评,并对这些成果如何进一步完善深化,如何再度凝炼以推向更高的平台,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提议。这些建议与鼓励也必将激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与行动。
回顾自2018年9月以来启动的各类校级课题与项目,许多课题组与教师均是第一次尝试项目研究,从开始申报时的不确定,试试看,到开题答辩时在专家指导下,厘清思路,界定概念,确定方向;从初期的埋头实践,到中期,从理论学习中将实践经验结构化,提升凝炼观点;最终在终期汇报中,以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细致规范的研究报告,整体团队的凝聚和提升给到风采的展示。诚如专家所评价的,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涌现是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提升的必经之路与宝贵财富,在从实践到研究的转型过程中,教师也是从经验型的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随着结题汇报的顺利完成,2018-2019的校级课题研究项目也完满收官,但教师们研究和实践的步伐并不会因此而停下,有了这一年丰富的研究经历,相信世外中学教师会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积硅步,“志”千里!
【附1】 2018-2019校级课题(项目)评审结果
部门 | 负责人 | 课题(项目)名称 | 评审结果 |
境内-化学 | 楼卓瑾 | 以评促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校本评价体系研究 | 一等奖 |
境内-数学 | 成琼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初中数学线上学习模式初探 | 二等奖 |
DP-化学 | 邱雁 | IB课程化学学科的校本化开发 | |
境内-物理 | 孙燕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校本作业的改编研究 | |
境内-道法 | 刘凯旋 | “梦想孵化器”——磨砺中学生坚毅性品格的活动探究 | 三等奖 |
境内-数学 | 张思凡 | 开展小论文写作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评估 | |
境内-数学 | 于骏 | 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数独教学研究 | 中期汇报优秀 |
【附2】2018-2019校级课题(项目)研究历程
时间 | 2018.7-8月 | 2018.9 | 2018.10 | 2019.3 | 2019.9 | 2019.11 |
进度 | 确定选题方向 | 提交申请书 | 开题答辩 | 中期小结 | 成果汇总 | 结题汇报 |
文:徐雅雯
图:潘子艺
审:任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