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教学科研
-
研究引领,思考先行2019年11月27日上午,在本部507会议室召开了世外中学2019学年校级课题与(项目)的开题与立项论证汇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常务副主编徐士强先生,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基础教育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孙珏女士,世外中学校长厉笑影女士、世外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陈勇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汇报会。会议由师资办的徐雅雯老师主持,来自境内、融合、DP课程部门,总计8个课题(项目)组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代表对所申请课题(项目)进行了开题(立项)汇报。在汇报中,各课题(项目)的负责人带领自己的团队,积极准备,自信表达,向专家与学校领导精彩阐述了课题(项目)组的研究背景,立意与目标、创新点、实施规划、预期成果等等,也虚心听取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参与课题(项目)的各组,在立意上紧扣当下教育改革,指向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在课堂转型中的实践,在内容上,立足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学生深度学习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跨学科、跨年级、跨部门、所研究的领域也覆盖了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师资发展等各个方面,立意新颖,亮点密集(课题/项目汇总内容见附录)。此外,各组在答辩中所展示的世外中学教师对课题(项目)深入的调研与思考、以及满满的实干精神,获得专家老师们的高度认可。专家老师同时从课题(项目)的科学性、方法性、创新性、规范性等多给方面给到各个课题(项目)组全面而具体的建议与指导,并对世外中学校本课题(项目)研究的有序规范开展,百花齐放、以及老师们的高参与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课题(项目)组对专家的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按照专家的建议重新修改和完善开题报告。在与专家的交流中,许多老师坦言,对教科研的专业领域还是存在许多生涩和困惑,但通过校级课题(项目)的申请与开题的汇报,自己与团队也在不断厘清研究思路,获得了许多成长与收获,对之后研究的开展也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以研究促进教学,以研究促进教师以及团队的成长,相信随着2019校级课题和项目的推进与开展,无论是对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教师的个人成长,还是对学校特色化课程建设有着可预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徐雅雯图:潘子艺审核:任洁
-
积硅步,“志”千里11月2日下午1点,2018-2019校级课题(项目)结题汇报在本部507会议室进行,来自境内外所有一年期课题(项目)进行了结题汇报,两年期课题进行了中期汇报。世外中学校长厉笑影、副校长陈勇,会同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高校文摘》主编何云峰老师,《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的孙珏老师作为此次汇报的评审,和世外中学教导处陈菊华老师、师资办徐雅雯老师以及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汇报,分享大家一年以来课题研究的丰富历程和丰硕成果。各个课题(项目)组负责人在限定的汇报时间里向大家展示了各组研究的执行、意义、成果和反思:境内数学组课题从数独社团起步,到建立系统化课程再到获得数独示范校的荣誉;境内化学组、物理组、境外DP化学组均以校本练习册的修订与改进作为切入点,初步探索了具有世外特色,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校本化作业,校本化课程,校本化评价系统;境内7年级数学组的桃源数研,从0-1的公众号建设,以精彩丰富且高水准的内容,获得了学生,家长,教师们的高度认可;“数学小论文”写作,“梦想孵化器”推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对于学科与德育的深度思考……不仅是丰富的研究成果,更是世外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扎实与投入,获得了在场专家与校领导的高度认可与好评,并对这些成果如何进一步完善深化,如何再度凝炼以推向更高的平台,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提议。这些建议与鼓励也必将激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与行动。回顾自2018年9月以来启动的各类校级课题与项目,许多课题组与教师均是第一次尝试项目研究,从开始申报时的不确定,试试看,到开题答辩时在专家指导下,厘清思路,界定概念,确定方向;从初期的埋头实践,到中期,从理论学习中将实践经验结构化,提升凝炼观点;最终在终期汇报中,以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细致规范的研究报告,整体团队的凝聚和提升给到风采的展示。诚如专家所评价的,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涌现是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提升的必经之路与宝贵财富,在从实践到研究的转型过程中,教师也是从经验型的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随着结题汇报的顺利完成,2018-2019的校级课题研究项目也完满收官,但教师们研究和实践的步伐并不会因此而停下,有了这一年丰富的研究经历,相信世外中学教师会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积硅步,“志”千里!【附1】 2018-2019校级课题(项目)评审结果部门负责人课题(项目)名称评审结果境内-化学楼卓瑾以评促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校本评价体系研究一等奖境内-数学成琼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初中数学线上学习模式初探二等奖DP-化学邱雁IB课程化学学科的校本化开发境内-物理孙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校本作业的改编研究境内-道法刘凯旋“梦想孵化器”——磨砺中学生坚毅性品格的活动探究三等奖境内-数学张思凡开展小论文写作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评估境内-数学于骏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数独教学研究中期汇报优秀【附2】2018-2019校级课题(项目)研究历程时间2018.7-8月2018.92018.102019.32019.92019.11进度确定选题方向 组建研究团队提交申请书开题答辩中期小结成果汇总 结题准备结题汇报文:徐雅雯图:潘子艺审:任 洁
-
从实践中来,向研究中去2019年10月10日,徐汇区2019年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发布会在徐汇区教育进修学院举行,来自世外中学的两个优秀项目“学校体育行为干预对初中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实证研究”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学生实验‘发展性评价’工具的开发和利用”从区200余申报课题项目的评选中脱颖而出,被分别确立为区一般课题和区规划课题。两个学科组的代表教师,楼卓瑾老师和徐江东老师参加发布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获得区级立项的两个课题均来自于世外中学的学科团队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不仅是老师们实践的凝练,也是学校校本化科研实践的成果。体育组的课题源起于在推进“学校学生日常体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中团队的思考。体育组在陈伟蓉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在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对实践过程进行内涵的挖掘,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确立了次课题。化学组此次申报的课题的基本框架取自于2018年校级科研项目“以评促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校本评价体系研究“,在实践中,楼卓瑾老师带领大家反思整理,同时加强组内理论学习,不断开展路径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中期答辩时得到专家认可,而被推荐转换为区级课题。不仅如此,随着2018年校级课题的总结汇报以及2019年校级课题项目的即将启动,我们看到在任务驱动,科学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世外中学教师与团队从经验型逐步走向思考型、研究型。在不断的积累与实践探索中,我们看到,教育科研不仅带给老师们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也带给各个学科组团队有了更紧密的连接与共同学习的氛围,为学科的特色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期待着将教师们的教育经验与智慧在研修中总结提升,也期待着通过共同的努力,使得具有世外中学特色的,自主合作,求真务实的,有生命力的研修文化在桃源里孕育。文:徐雅雯图:体育组、化学组审稿: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