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学”“感悟”之旅
——记MYP10/PreDP9铜仁漾头支教考察之行
2015年5月25日至29日,MYP10年级和PreDP9(3)班四十余名师生,去到贵州铜仁碧江区漾头小学,对三四年级近90名小学生进行了教学活动。活动之前,同学们分组准备了9节不同类型的课程,还准备了运动会、联欢会,以及美化教室方案。三天的时间很短暂,所有的活动次第开展,渐渐跟当地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团队又游览了佛教名山梵净山,与之间所学习的佛教知识相印证;也对湘西凤凰古城进行了一番文化考察,让文学课中的翠翠形象在这个青山绿水吊脚楼之中活了起来……以下,选取两份学生的支教感悟,与读者分享。
欢乐而有创新力的课堂
2015年5月25日是我们作为MYP最后的一次大型活动的开始。怀揣着一丝紧张与期待,我们带着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教案踏上了贵州铜仁的支教之行。在那一天的上午,我们所有人都在一遍遍地检查教案、器材,想象着孩子们的反应,为他们可能会出现的害羞、不听话的情况感到担忧。不过当我们踏进他们的学校,与他们接触了两天半后却突然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出乎意料。
“与其说我们带给了他们知识和器材,不如说他们带给了我们更多。”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在结束授课后的一句衷心感叹。的确,或许在他们看来我们这群陌生的哥哥姐姐为他们带去了欢乐的课堂和新鲜的故事,但对我们来说,我们何尝不是在那里感受到了山中的清新、童年的欢乐以及他们的执着与艰辛。看着一下课就会在操场上狂奔、嬉戏打闹的孩子,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活力;看着在上课铃响起后立刻冲入教室的学生,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严格守纪;听着那一声声稚嫩的“哥哥姐姐好”,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天真烂漫。或许是因为山中邻里之间关系的和睦,那里的孩子一点也不认生,一到下课时间就会拿着纸和笔“围攻”我们讨要签名和电话,让从没受过明星待遇的我们受宠若惊。他们虽然条件艰苦,但学得认真、快乐。不管是识字能力、创造力,还是体能,他们的各项能力皆在我们的想象之上,是一群活在碧天树丛中的天使,也为我们的教学打下了成功的基础。他们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与清澈的眼神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山中特有的气息将我们身上所携带的城市中的污气洗刷干净,而那里的孩子们则安抚了我们浮躁的心。与他们呆在一起使我们身心愉悦,真的是一种不同的享受。
不仅如此,在我所负责的戏剧课中,孩子们自信的走秀和各种绚丽的姿势也是让我大开眼界。在我们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几位男生会配合着做一些高难度动作作为走秀姿势,而几位女生也是扭着腰肢、挺着胸脯展现着自己作为女孩的魅力,没有丝毫自卑与胆怯,深深地震撼到了我们几位老师。其中在最后一节课中班级里几乎所有人都要求拖课再多演一会儿,让我们感到无奈的同时也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表演欲和积极性。可以说我们这次的授课在孩子们的配合下是非常成功的,唯一的不足是缺少意外情况的备用教案,因为在第二天我们许多室外项目因下雨受到了影响,幸亏有班主任临时出的主意我们才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个小插曲暴露了我们在考虑问题时的一些漏洞,帮助我们更好地计划方案。
我们每一天都能看到孩子们不同的一面,他们除了拥有活力和纯洁的心外还有极强的求胜欲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拔河后,输掉的孩子们不甘的泪水与宣言,让我们动容;与孩子们交谈,他们纯真的梦想让我们感动。孩子的心比天高,这些大山中的孩子亦是如此。看着他们我们不禁想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广阔的未来。
总而言之,如果壮丽圣洁的梵净山与古朴绚丽的凤凰古城给了我们文化、历史与美的熏陶,那么漾头的孩子们给予我们的就是心灵上的震动与救赎。与他们的两天半相处虽然短暂,虽然可能是唯一一次,但却比其他活动更加难忘,更加富有意义。
MYP10 王雨颖
深刻的感动和启悟
贵州之行正式落下帷幕,回顾这次经历,万千记忆回荡在脑中,久久不能散去。
5月25日,在大家的期盼中,我们启程前往漾头,一路的颠簸并没有抹去我们的热情,对于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学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与一群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一起度过3天的时间,这是大家从未经历过的。
抵达后稍作休整我们便乘车前往学校,当天下午的接触仅仅是让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随后两天才算是真正的支教体验。大家也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准备着。
26日,同学们开始按照计划为漾头小学的孩子们上课。大家体验了当老师的感觉,也被那里的孩子们纯真、质朴的性格所打动。诚然,那里的孩子没有完善的设施和硬件,没有高质量的师资,然而他们却求知若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这无不深深触动着我们,也让我们有些惭愧,当我们把书递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立即读了起来。反观我们,经常一本书好几个月都看不完,书架上的书也落上了一层灰尘。
下午的家访环节更是让我们感触颇深,我们家访那位同学家里十分简陋,大门竟然是用几片破旧的木板钉在一起,家中的家具也十分破旧,再想想我们的家,强烈的反差让我们都有些心酸,当我们问那个孩子:“你觉得生活苦吗?”她说:“每天能上课,能读书,这就很满足了,我的梦想是以后当老师。”这番话不禁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7日,这是支教的最后一天,通过之前两天的接触,大家都没有了陌生感,一到下课或中午,总有孩子们围在同学们身边学习课上所教的折纸等内容,他们好学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分别注定有些伤感,回程的车上,大家都有些不舍,相比那里的孩子,也许我们所学到的,比他们更多。
短短的支教活动结束了,但漾头小学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依旧清晰如故,这次经历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有着这么好的条件,我们珍惜并充分利用了吗?这也许不是一个马上就能回答的问题,但反映到我们的生活中,是显而易见的。
PreDP9(3) 张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