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平时大家都在默默地学,考试时都在默默地考,几天前我们进行了模拟考试,等分数下来时,我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生怕把分数给吓少了。我猛然感觉到自己再不那么喧闹了,而是更加寂静了,甚至静得像黑夜,静得像一潭死水。为此,我常感到窒息和郁闷,特别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自从进入总复习阶段以来,不知为什么,我每天都感到胸闷,从不愿和同学及家里人说话。前两天,同桌向我借橡皮时,我心烦就理都没理她,弄得同桌几天都不和我说话,我也觉得是自己不对。可现在心里总是莫名其妙地烦躁,现在我非常苦恼,也常常恨我自己。”
这些是来自一位学生的亲身感受,我相信它们也一定反映出一些同学的心声。是否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呢?比如:
A、情感脆弱和焦虑不安,有的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突然对自己丧失信心,变得十分沮丧,打不起精神;
b、动辄发脾气,对人对事缺乏耐心,不愿和父母交流;
c、神经过敏,对一小事变得十分注意,对人们过多的提起考试十分反感;
d、行为反常,甚至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为什么出现这些状况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故事。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故事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
《过桥的启示》
一条山涧的两岸是悬崖峭壁,涧内水流湍急,打在岩石上冲起白花花的泡沫,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四个旅客——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正常人来到这里,他们想要到对岸去。悬崖之间只有一条铁索桥,四人别无他法,只能一个接一个抓住铁链,慢慢攀附过去。
盲人安全地过去了,聋子安全地过去了,还有一个正常人也安全过去了,可另一个正常人却因为在铁索中间腿发软,不敢前进,最终没有过桥。
难道正常人还不如盲人和聋子?请大家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因为盲人看不见面临的危险,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聋子听不见水声,只要不向下看就可以了。
虽然第三个人能听见也能看见,但他可以不去管这些,只要用心过桥就行。
而第四个人呢?心理素质不好,不是他没有能力过去,而只是由于他害怕而没有过去。也恰恰是因为他的耳聪目明,让他想得太多了。
(不知同学们是否觉得这和我们目前的处境有些类似,悬崖对岸是我们自己心仪的学校,而中考就似这个铁索桥。山涧内的水流和对岸的悬崖则是压力;题海;父母的期望;自己的期望;对中考的期望与恐惧;自己的实力……)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情绪影响心智”,从我们自身的体会来看,情绪对于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影响。那么同样的,对与我们初三的同学们来说,一下子成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关注点,家长的望子成龙,教师的殷切希望,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向往这时都成了无名的压力;课上课下的课业压力,越来越近、越来越重的升学压力等等情况更是让我们感到一定的无所适从。于是有的同学的心情开始变得比较烦躁,波动很大。担心比不过别人,担心会考在哪一档次,觉得信心不足等等。摸拟考即将来临,离中考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其实同学们你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复习,也就是做了充足的知识的准备,就等于我们已经长途跋涉来到这座桥前,只等着过这座桥了,大家都很想安全度过“中考”这座桥,从刚才的故事中,相信你们已有所启示:是否能过去,怎样过去,此时重要的是适时调适心理压力,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学习,迎接考试。所以我今天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决胜考场信念就是力量。我们需要树立自己的信念噢!
一、正确看待考试——害怕考试比考试这件事本身更易击败自己。
A、考试意味什么?
《100元的启示》——我还是我自己
不管我们中考的结果怎样,你还是你,你本身的价值并不因为中考而改变。中考只是对自己已有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检验,是战胜自我、挑战意志、锻炼能力的一次考验。所以在这中考最后的日子里,不用再过多的担心考试没考好怎么办,只要继续作好准备就可以了,或试着退一步想,不管出现任何问题总比万分紧张,毫无信心的地参加考试要强。
B、考试需要有合理的期望值
想一想(请同学们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我中考的目标是什么?
2、我目前的条件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吗?
3、要完满地实现目标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吗?
4、我能找到解决方法吗?
5、最后的日子我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这几个问题同学们都应该有所考虑过,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有答案了,有的可能还在疑虑担心,但我现在请同学们都不要考虑了,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有没有同学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幅图?
苹果——这幅图告诉我们对考试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实力。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其实考试成绩的起伏完全属于正常现象,我们根本没必要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衡量自己真实水平的量标。而应该是了解“自己拥有了什么?还缺少些什么?甚至自己的学习风格等等。
我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处于复习阶段,经常做卷子。一种说法是:考前每次应以中考的心态做卷子,到中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卷子。感觉有一定道理吧。可另一种说法是:每次考试都看成是中考的演练,必然会使自己造成过于紧张,产生焦虑情绪,影响自己日常的心情和复习迎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也挺有道理吧。其实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因人而异,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己,为自己确定合理的期望值,从而调节自己的心态。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容的参加考试。同学们一定要自信,有空不妨对自己说,我相信我自己。
刚才几个问题可以帮助大家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二、调整生活节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大多数同学出现情绪不佳,没精神,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可能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所以应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陈老师以前和同学们讲过这些问题,我就不重复了,只是强调睡眠的问题。
关于睡眠
睡前过度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加速,精神兴奋,不利于睡眠。
吃过晚饭后,不宜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躺在床上以后,就不要再去思考问题,睡觉就要睡一个放松的觉,所有的事情明天再说。
睡觉前不要吃得太饱,吃得太多后,胃肠运动会加强,“胃不和则卧不安”。
运用“数息法”
三、训练应考技巧
关于考试技巧,同学们都是“久经沙场”了,可谓经验丰富,我不必再老生常谈了。想请同学们看两幅图。
1、考试时我们应该“忘掉”那个满分,做对一题就给自己加分,可以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2、如果在考试当中碰到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比如碰到题目解不出,不要有孤苦伶仃的感觉,应该想到,还有很多人是和你一样的,也在为解这道题而伤脑筋。肯定感觉会好很多,就会有信心去攻克它了。
良好的情绪会使人的思维敏捷,记忆力正常,如果我们能在考试时设法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就能使自己发挥出理想的水平。记住“信心+专心+细心=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