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学科实践深耕素养 匠心育人共筑未来——记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硕(数学)赴世外中学参与见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8 07:22:11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1111.jpg

 

2025年4月30日,世外中学迎来了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硕(数学)师生的来访。由陆新生导师带领上师大的导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共同参加了世外中学数学教研组和德育团队的在“双新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在上午的数学课堂展示环节中,滕烨金和张楚星两位老师分别通过授课和说课这两种教学形式,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展示。

滕烨金老师的《杆秤中的数学》,以学生亲手制作杆秤时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归纳和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领悟到问题背后的函数模型。随后,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和讨论,体验如何运用函数工具来解决实际制作杆秤时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在实践与思考中深化对模型观念的理解。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楚星老师通过说课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他所教授的六年级下册课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他从课程设计的理念出发,详细阐述了从研讨、修改到具体实施,直至最终反思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规范地进行授课和说课,还向在场的预备教师们强调了,要想成功地教授一堂以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不仅需要个人的辛勤努力,还必须依赖于团队内部的紧密协作。

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中,邬振宇老师以素养培育为核心,探讨了一线教师如何结合物理和化学学科挖掘教学素材,并汲取我国古人的智慧发明。他阐述了如何结合课程标准,设计出富有跨学科性质和项目化特征的活动。通过实践学习、应用学习和创新学习,在增强学生的民主自信和科学精神的同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下午, 世外中学三位深耕教育一线的班主任,为即将踏上讲台的研究生们带来了主题为“教育之路・成长之约” 的专题分享会。于文霞老师围绕 “构建共生型师生关系” 展开分享,阐述了如何运用 “成长型思维” 打破管理僵局,强调要在问题中洞察学生成长的可能性。庾仲雯老师从班级管理视角出发,介绍了引导学生从 “他律” 迈向 “自律” 的方法,并通过生动案例展现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可行性。王琦老师结合自身在职初期教学与带班的经验,为准毕业生提供了一份在 “新手期” 快速成长的 “生存指南” 。

三位老师的分享分别聚焦师生关系构建、班级管理和教师成长,充分展现了育人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美好图景,让在场的研究生们深受鼓舞与启发。

本次交流活动以“素养培育”为核心,不仅提供了从教学设计到班级管理的全方位职前培训,还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化案例和德育智慧的共享,揭示了“双新”背景下育人方式变革的方向。未来,两校将继续携手合作,助力新一代教师以数学之眼洞察现实问题,以育人之心赋能学生终身发展,共同书写素养时代的教育新篇章。

撰稿:张楚星 王琦 

审稿:金月华 邬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