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清风推开世外的校门,徐缓勾勒时光长廊的入口,光影无声,心育留痕,氤氲了桃源最美的相遇。2023年5月30日下午,世外中学第四届班主任节活动乘着夏日的明媚如约而至。世外全体境内班主任济济一堂,共同聆听教育的智慧,赋能学生,助力身心成长;一齐感受班级的进步,成就自我,提升职业幸福。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一段段鲜活的回忆承载着世外师生的精神信念。活动伊始,政教主任金月华老师分别以“示范”“沟通”“激励”“角色”为中心词娓娓而谈,携学生笔下潜心教学、慧心育人的班主任们款款而来——在世外,有教无类、公正开放、换位思考是班主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最好诠释;在世外,察觉问题、包容感恩、促膝恳谈是班主任身兼数职、答疑解惑的最佳契机;在世外,领航学海、坚毅担当、启发明理是班主任勇担使命、锲而不舍的最美风景。从入学跳操到毕业激励,从日常谈心到集体教育,一个个班集体生活的细节因师生的桃源际遇而摇曳生辉。温馨动人的故事分享中,厉校长、贾书记亲手向四十位班主任送上个人专属的纪念手册。翻开书册,每一页都记载青春成长的身影;踏入世外,每一天都葆有慧心育人的芬芳。馨香弥漫在会场,与书卷气染成一片,悄悄沁入每个人的心脾。倘若教育是爱的表达,那么班主任定是将此演绎至极的人。世外汇聚了太多爱而无怨、平而不凡的老中青班主任,才使得桃源成为培育人才的沃土。班主任代表徐渊老师直言:正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相融相生,正是与每一届学生相处守护的成长蜕变,正是身边同仁共同肩负的心育使命,让自己在班主任工作的道路上走得从容而坚定。 同一片桃源,同一份信念,于新时代奏响,缔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精神联结。世外班主任心无旁骛地逐梦前行,从班级到校园、自中国向世界,奋斗的光束凝聚于世外。它屹立于高峰,在光阴的长河中焠练出满溢桃源的可贵之情。值此重要时分,厉笑影校长不禁感慨:每一届班主任节活动是愉悦的、幸福的,每一个点燃智慧的案例是细小的、真切的,每一份感动、感恩源自师生的内心深处,每一个世外人的成长都需要赋能,并深切寄语在座的老师们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班主任,在教师之路上超越自我,慧心成长。不忘初心育繁花,奋斗青春书芳华。班主任节是仪式,表达学校对班主任的真情敬意;班主任节亦是盛典,表达同事、家长、学生对班主任的真诚祝愿;班主任节更是期许,表达全体世外人对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真心期待。世外第四届班主任节落下帷幕,世外人的教育之心矢志不渝不改,慧心育桃源,感恩满世外!文:肖梦捷图:潘子艺审:金月华
[more]
在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世外桃源中,科技节系列活动——水火箭比赛徐徐展开。水火箭比赛融合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为一体,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研究习惯,开拓实践能力的一项科技节传统活动。4月7日下午,七年级学子们齐聚一堂,开启了这场富有创新而又充满智趣的盛宴。活动伊始,七年级各班代表队将水火箭排成一列。水火箭虽然大小、形状各异,却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创意与实践,设计与验证的作品。每个水火箭外观上的祥云、嫦娥、飞天……也汇聚着着他们对于航天的理解与无限遐想。随后,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了比赛的规则与流程,评委们对水火箭的外观设计和滞空时间进行评比。随着裁判员王卫逸老师的一声哨响,水火箭比赛正式拉开帷幕。科学组唐琳清老师、田佳菁老师讲解水火箭的发射原理,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向箭体注水、仔细安装瓶塞、检查气密性、连接气泵。在发射前夕,各小组分工明确地开启了热火朝天的准备工作,一位选手介绍火箭的设计,其他人做好最后的调试——调整发射角度,将水注入“动力舱”,加入气压……随着主持人倒计时数到零的那一刻,水火箭喷射出巨大的水花,在师生们热切的注视下飞离发射器一飞冲天,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同学们的视线也随着火箭在空中交汇,探索科技的梦想火焰瞬间被点燃,现场欢呼声、惊叹声、掌声此起彼伏。参赛选手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承载梦想的水火箭顺利升空时,脸上露出满满的喜悦、自豪与成就感。最后,活动在同学的欢声笑语中来到了令人关注的颁奖环节,在本次比赛中十支队伍的表现都很出彩,其中“最佳设计奖”的获奖班级为七1班、双语七2班、双语七4班,“最佳风貌奖”获得者为七1班、七6班、双语七2班,计时赛的获奖班级为一等奖七3班,二等奖七6班、双语七2班,三等奖双语七3班、双语七1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通过此次水火箭比赛,世外学子意识到“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路永不停歇”。 火箭升空和科学研究一样,都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赛前无数次的试飞与调整,无数次寻找最佳角度,探索飞行距离,只为了成功的一瞬间。同学们从制作火箭到成功发射,背后其实也在经历一个不断探究、试错和改进的过程。今天的发射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航天探索之不易。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桃源学子们将带着勇于试错、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点亮自己未来的科技创新之路。撰稿:田佳菁、王奇伟审稿:金月华图:潘子艺老师 、七(6)班王煦薇、仲文
[more]
“舞动灵感”是上海市世外中学IBDP视觉艺术学生的毕业作品展的名称,首次举办是在2012年。在经历了疫情三年的停顿后,“舞动灵感”再次重启并于2023年4月4日在浦北路988号康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开幕式。这次的作品展一共有16位学生参展,其中IB学生13位,AL学生3位。本次活动经世外学子们前期的充分准备,在学校、康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下成功举办。开幕式邀请到上海市世外中学校长厉笑影女士,艺术课程主任沈岭先生,23届视觉艺术学生代表李斯荃和戴齐,以及家长代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先生莅临现场致词。厉笑影校长在致辞中对支持艺术教育发展的康健街道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代,艺术所带给人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显著。牵动着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教育启发了学生们对于自我、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艺术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触动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汇聚在一起,感受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厉校长说。这届视觉艺术学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起伏,陪伴他们两年成长的沈岭老师坦言道:“这届相当不容易,是我最最担心的一届。好在看到一个个作品挂出来,心终于放下来了。”对学生的关切以及创作进展的关心溢于言表,沈老师还对每位学生的辛苦付出和执着地坚持表示了赞许:“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一次次探索和成长。”作为即将开始新的旅程的艺术学生,李斯荃和戴齐总结了自己两年的课程学习:“我们在模糊不清的探索中,寻找自己的光点。我们学习了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各种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领悟到了艺术的意义。”回顾过去收获颇丰,她们满怀信心地展望着星光璀璨的未来。对于她们来说,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崭新起点。面对未来,VA生们会张开双臂、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家长代表曹可凡先生对同学们的美学认知给予了认可和赞赏。“在每一幅作品中,我都能看到你们内心纯净的流露。”他认为,对审美的感知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胸襟、眼光与格局。通过学习艺术,学生们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内心变得开阔、包容和深邃。曹可凡先生对学生们寄予了美好的期望:“无论你们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可以站在泥潭里,仰望星空,仰望蓝天。希望艺术永远陪伴着你们。”开幕式由DPVA12年级的施琪钰及何思玥两位同学主持。开幕式之后,到场观众纷纷开始欣赏作品。艺术家们在自己的作品前与观众交流作品的故事与灵感,讨论他们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对自然环境的反思,对自我存在的探索,以及自身的困惑与成长。在这短暂的夜晚,人们的思想彼此启发和鼓舞,一件件作品中迸发出欢跃的灵感,汇聚在展览的空间里,交织成绚丽的风景。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文:DPVA24届(11年级)曹可萱图:潘子艺老师DPVA24届(11年级)汪润琪、胡蕴杰
[more]
5月25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世外中学融合课程六年级的家长们迎来了翘首以盼的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旨在进一步加强家校互动,帮助家长在亲身感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学习实践中,理解融合课程的全人育人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优秀作业展风采在历经较长时间的线上课之后,终于有机会能走进校园、近距离观察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了,家长们都非常期待。在简单的集中、了解家长须知后,家长们准备进入教室听课。在走廊上,同学们的优秀作业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翻阅起了各个学科的作业本和任务单,热心的同学们也主动上前进行讲解。而教室门口大幅的易拉宝也足够“吸睛”:班级中队名、口号、集体照、班级合照,体现个各班的特色和凝聚力。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快速回到各自座位就坐,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家长们也步入教室,开始聆听一堂堂精彩的展示课。精彩课堂共思考(读)语文课展示了近期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果。同学们围绕不同的主题分享了《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成果及任务反思。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理解、总结小说人物及主题:同学们先了解鲁滨逊其人,再知晓其家庭背景,最后通过到鲁滨逊一生中多次航海经历及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推断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些对于同学们今后接触并了解当下全球经济、政治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小组成员对于本组任务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和反思;而成员经过沟通交流和思维碰撞得出本组的结论,这也正是团队协作能力的体现。(解)数学课上,老师通过类比方式讨论含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思路。老师先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切入,带领同学们复习了前期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再通过让同学们解不同的方程式,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同学们得出含字母方程分类讨论的解题方法。课堂上同学们思路活跃,发言积极,气氛热烈。家长们坐在后面,也跟着老师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数学课。(思)英语由中外教老师合作授课,全程互动性强,内容紧凑,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教师善用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学习生词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解释单词的意思,而是让同学们自己先体会再进行讲解,一边精读文章,一边同步学习句子中的单词。此外,教师还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英语课的选文风趣且意义深刻,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到英属殖民期间印度的文化历史,思考故事中保守秘密的意义。(探)科学课的主题是“探究人体奥秘”。人是如何呼吸的?呼吸机制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人体呼吸系统构造。全程的英语教学,让家长们不由担心孩子们能不能听得懂,但科学老师在授课时使用了平面四边形模型和气球钟型罐模型,形象地展示了人体呼吸系统,而孩子们通过分小组测量、观察和研究这些模拟模型,掌握了呼气和吸气时肋骨、肋间肌、横膈膜和肺的分别不同的活动规律。最后,各小组还团队协作地完成了呼吸系统海报。短短一节课,让家长们也喜欢上了科学。(论)地理课的主题则是“Population 人口”。一张拥挤的印度人群照片和目前地球人口数量的预测,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对“人口问题”的学习互动中。地理老师逐步展开“人类历史上人口的增长变迁,近代人口的高速增长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学习内容。同学们在深度思考后总结了各种原因,包含了社会关注的各类热点等。之后,家长们也加入其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影响人口的主要因素,这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口素质、生活品质等有了更为广阔的认识。 CP项目见未来课间休息时,家长们在体育馆观摩了融合九年级的社区设计(Community Project)毕业项目展示。二十五组同学,就公平与发展、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特征认同和关系、个人表达与文化表达、科学与技术创新及时空定位等六个板块,进行了各自的项目探索。融合九年级的同学们站在各自的展台前,自信地展示自己研究的课题,并向大家分享了研究成果。在这些社区项目中,学生不仅探索、理解、应用各类知识,更将在融合课程四年中学习到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运用于实践;CP项目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怀他人的意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六年级家长们也期待自己的孩子在三年后,能像学长学姐们一样,完成自己的项目,并自信、从容地向公众展示。此次家长开放日拉近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距离,不仅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老师们对学生教育的尽心尽力、更是近距离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时迸发的火花。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世外融合部将继续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求知的乐园。撰稿人:程君佑爸爸,阎家沁妈妈,郑岳爸爸沈苏妈妈,蒙缘菁爸爸,傅唯臻妈妈摄影:李志刚视频:金文娟统筹编辑:林琳,许佳家审阅:诸轶群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