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花开花落,岁月在不经意间慢慢滑过。走过懵懂的少年时代,我们踏进青春的门槛。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酣畅的笔墨和美好的想象勾勒的画卷——活色生香。十四岁的花季,我们怀揣青春的梦想;十四岁的憧憬,我们拥有飞翔的未来。2023年5月19日,2020级世外学子齐聚阶梯教室,开展“感恩桃源铸成长,立志笃行颂青春”十四岁生日主题活动。暖场视频是同学们创作的定格动画优秀作品,各班创意满满的视频让在座同学们或忍俊不禁,或陷入沉思。紧接着的开场舞《少年的我》,彰显了十四岁的活力,充满激情的舞蹈动作串起了我们三年的无数温馨回忆。各班家长寄语视频各具特色——有的共唱班歌,有的齐诵诗歌,有的送出寄语……这是“四十”对“十四”的祝福,每帧画面都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与深深的期待。接下去的主体活动,暨“和未来有约”主题演讲比赛更是振奋人心。十位“小演说家”是各班演讲比赛的胜出者,他们同台比拼,争夺“超级演说家”的荣誉称号。各位选手的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证有力。他们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同学。在“做自己就好”的共情下,“爱心、优雅、大气”的呼吁下,“青春之梦,浩瀚之想”的鼓舞下,同学们与未来对话,逐梦远航。演讲结束后,大赛评委刘晓老师对选手的表现做出精彩的点评,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肯定,点出“青春”“理想”“奋斗”成为了今天的高频词。世外中学党委副书记贾丽浈给学生们送上寄语,肯定了大家在一系列学科活动中的优异表现,对大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最后是十四岁生日系列活动的颁奖仪式。主题定格动画、活动logo设计、历史南湖行研学活动优秀成果、英语地球日优秀项目作业展示、语文主题演讲比赛、趣味素拓定向越野、数学走进培优……各类活动奖项依次颁出。台上的获奖同学手持奖状,露出自信的笑容,台下的同学用热烈的掌声祝贺获奖的同学。活动尾声,八年级组的教师们带来了配乐诗朗诵《今天,你是十四岁的王》。大屏幕上,滚动着同学们三年来各类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大舞台上,八年级老师们风采昂扬,英姿卓越,朗诵铿锵有力,与同学们共同编织有声有色的岁月。年级活动结束,同学们回到各班继续进行“我们的十四岁”主题班会。共立誓言,立志回响。青春誓言的漂流瓶在同学们手中传递,同学们立下志向,彼此互相鼓励,薄纸承载深厚情意。共话青春,感恩回望。全班同学给老师送上了准备已久的惊喜——学生们的成长相册。老师则给孩子们送上了青春寄语,师恩如光,微以致远。共谱心曲,家书情长。见字如面,展信如晤。在催泪的音乐中,同学们拆开家长精心准备的成长礼物,阅读家长亲笔写下的殷切期望。在感动的泪水中,同学们写下回信,献上对父母最诚挚的感恩。共享甜蜜,铭记成长。在揭开蛋糕盒的瞬间,教室里充斥着同学的惊呼雀跃声,大家共同点亮了十四岁的蜡烛,一起许下最纯真的愿望。十四岁的天空,是一块记录着青春与梦想的里程碑;十四岁的友谊,是一抹渲染辉煌、流泻温柔的阳光;十四岁的遐想,是一段生命中天马行空般的历程……学生们会牢记这个十四岁的集体生日,牢记默默许下的心愿,努力地向前迈进,今后的每一个青春的步伐都要靠自己坚实地迈出,遵循共同的青春誓言,用赤忱的心去温暖世界,用博大的爱去感动生命,用满腔热情去挥洒青春。通讯员:八(1)班 颜子轩 谢钰灵八(3)班 施诺雨审核:赵小红 郑英杰
[more]
在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世外桃源中,科技节系列活动——水火箭比赛徐徐展开。水火箭比赛融合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为一体,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研究习惯,开拓实践能力的一项科技节传统活动。4月7日下午,七年级学子们齐聚一堂,开启了这场富有创新而又充满智趣的盛宴。活动伊始,七年级各班代表队将水火箭排成一列。水火箭虽然大小、形状各异,却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创意与实践,设计与验证的作品。每个水火箭外观上的祥云、嫦娥、飞天……也汇聚着着他们对于航天的理解与无限遐想。随后,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了比赛的规则与流程,评委们对水火箭的外观设计和滞空时间进行评比。随着裁判员王卫逸老师的一声哨响,水火箭比赛正式拉开帷幕。科学组唐琳清老师、田佳菁老师讲解水火箭的发射原理,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向箭体注水、仔细安装瓶塞、检查气密性、连接气泵。在发射前夕,各小组分工明确地开启了热火朝天的准备工作,一位选手介绍火箭的设计,其他人做好最后的调试——调整发射角度,将水注入“动力舱”,加入气压……随着主持人倒计时数到零的那一刻,水火箭喷射出巨大的水花,在师生们热切的注视下飞离发射器一飞冲天,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同学们的视线也随着火箭在空中交汇,探索科技的梦想火焰瞬间被点燃,现场欢呼声、惊叹声、掌声此起彼伏。参赛选手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承载梦想的水火箭顺利升空时,脸上露出满满的喜悦、自豪与成就感。最后,活动在同学的欢声笑语中来到了令人关注的颁奖环节,在本次比赛中十支队伍的表现都很出彩,其中“最佳设计奖”的获奖班级为七1班、双语七2班、双语七4班,“最佳风貌奖”获得者为七1班、七6班、双语七2班,计时赛的获奖班级为一等奖七3班,二等奖七6班、双语七2班,三等奖双语七3班、双语七1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通过此次水火箭比赛,世外学子意识到“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路永不停歇”。 火箭升空和科学研究一样,都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赛前无数次的试飞与调整,无数次寻找最佳角度,探索飞行距离,只为了成功的一瞬间。同学们从制作火箭到成功发射,背后其实也在经历一个不断探究、试错和改进的过程。今天的发射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航天探索之不易。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桃源学子们将带着勇于试错、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点亮自己未来的科技创新之路。撰稿:田佳菁、王奇伟审稿:金月华图:潘子艺老师 、七(6)班王煦薇、仲文
[more]
2023年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共建共享健康城市”。 电子烟广告宣传的“无害、无毒”,加上其时尚、炫酷的造型与多种独特诱人的香味,同时能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因此很多青少年会主动尝试电子烟。多项研究表明,电子烟可能让原本不吸烟的青少年最终成为传统卷烟的消费者。如今,大家都知道烟草的危害,而号称作为烟草替代品的电子烟真的安全、没有危害吗?电子烟的起源1963最早的电子烟可追溯到1963年,赫伯特·A·吉尔伯研发了一种无烟非香烟装置,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加热尼古丁溶液,并产生蒸汽气体,但在当时并没有投放市场。2003电子烟真正进入历史发展快车道是在2003年,药剂师韩力发明了第一个基于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次年,韩力在国际上首次将这种设备量产化,并将电子烟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大面积推广开来。电子烟主要由储液区(储蓄烟液部分)、雾化区(蒸发溶液部分)和控制区(电池及电路)组成。烟液通常由丙二醇和/或植物甘油、水和香料(如烟草、薄荷、水果、咖啡、巧克力)等组成。烟液可能含有不同浓度的尼古丁(0-36mg/ml)。电子烟的危害 电子烟的烟液中含有高浓度的丙二醇,丙二醇在高温下,可氧化形成甲醛和乙醛等有毒羰基化合物。甲醛具有极强的致癌性,乙醛对身体会造成急慢性毒性,也存在一定的致畸风险。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烟液温度的升高,甲醛、乙醛等羰基化合物浓度存在同步升高的风险。 同普通烟草一样,电子烟的烟液中也存在烟草特有的亚硝胺与尼古丁。部分亚硝胺成分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证的Ⅰ类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可诱发肝脏、肺等多个人体器官肿瘤的产生;而尼古丁容易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大脑功能,使其学习能力下降,控制冲动能力降低,造成终身不可逆的损害。 即使吸食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电子烟中的“香味”也能刺激肺上皮细胞和角化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从而对心血管系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电子烟使用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1.27倍。 电子烟的气溶胶中也含有有毒物质,如锡、铜、镍、砷、铜等重金属,长期累积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此外,气溶胶中的有害成分还具有细胞毒性,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肺部健康受损,并且诱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相关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烟同样也存在二手烟的问题。在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中,存在一些重金属物质与有害成分,长期处于电子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危害身体健康。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了二手电子烟确实会增加年轻人患支气管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同时该研究为今后限制家庭和公共场所的二手电子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全球流行现状电子烟正在培养新一代的尼古丁成瘾者。值得庆幸的是,许多国家正在对这一现象保持警惕,澳大利亚、夏威夷等地陆续出台了电子烟的限制令,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电子烟”运动。我国在去年也施行了新的《电子烟》国标法,有效的规范了电子烟的生产与销售。
[more]
“舞动灵感”是上海市世外中学IBDP视觉艺术学生的毕业作品展的名称,首次举办是在2012年。在经历了疫情三年的停顿后,“舞动灵感”再次重启并于2023年4月4日在浦北路988号康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开幕式。这次的作品展一共有16位学生参展,其中IB学生13位,AL学生3位。本次活动经世外学子们前期的充分准备,在学校、康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下成功举办。开幕式邀请到上海市世外中学校长厉笑影女士,艺术课程主任沈岭先生,23届视觉艺术学生代表李斯荃和戴齐,以及家长代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先生莅临现场致词。厉笑影校长在致辞中对支持艺术教育发展的康健街道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代,艺术所带给人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显著。牵动着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教育启发了学生们对于自我、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艺术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触动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汇聚在一起,感受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厉校长说。这届视觉艺术学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起伏,陪伴他们两年成长的沈岭老师坦言道:“这届相当不容易,是我最最担心的一届。好在看到一个个作品挂出来,心终于放下来了。”对学生的关切以及创作进展的关心溢于言表,沈老师还对每位学生的辛苦付出和执着地坚持表示了赞许:“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一次次探索和成长。”作为即将开始新的旅程的艺术学生,李斯荃和戴齐总结了自己两年的课程学习:“我们在模糊不清的探索中,寻找自己的光点。我们学习了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各种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领悟到了艺术的意义。”回顾过去收获颇丰,她们满怀信心地展望着星光璀璨的未来。对于她们来说,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崭新起点。面对未来,VA生们会张开双臂、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家长代表曹可凡先生对同学们的美学认知给予了认可和赞赏。“在每一幅作品中,我都能看到你们内心纯净的流露。”他认为,对审美的感知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胸襟、眼光与格局。通过学习艺术,学生们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内心变得开阔、包容和深邃。曹可凡先生对学生们寄予了美好的期望:“无论你们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可以站在泥潭里,仰望星空,仰望蓝天。希望艺术永远陪伴着你们。”开幕式由DPVA12年级的施琪钰及何思玥两位同学主持。开幕式之后,到场观众纷纷开始欣赏作品。艺术家们在自己的作品前与观众交流作品的故事与灵感,讨论他们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对自然环境的反思,对自我存在的探索,以及自身的困惑与成长。在这短暂的夜晚,人们的思想彼此启发和鼓舞,一件件作品中迸发出欢跃的灵感,汇聚在展览的空间里,交织成绚丽的风景。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文:DPVA24届(11年级)曹可萱图:潘子艺老师DPVA24届(11年级)汪润琪、胡蕴杰
[more]
5月25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世外中学融合课程六年级的家长们迎来了翘首以盼的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旨在进一步加强家校互动,帮助家长在亲身感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学习实践中,理解融合课程的全人育人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优秀作业展风采在历经较长时间的线上课之后,终于有机会能走进校园、近距离观察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了,家长们都非常期待。在简单的集中、了解家长须知后,家长们准备进入教室听课。在走廊上,同学们的优秀作业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翻阅起了各个学科的作业本和任务单,热心的同学们也主动上前进行讲解。而教室门口大幅的易拉宝也足够“吸睛”:班级中队名、口号、集体照、班级合照,体现个各班的特色和凝聚力。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快速回到各自座位就坐,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家长们也步入教室,开始聆听一堂堂精彩的展示课。精彩课堂共思考(读)语文课展示了近期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果。同学们围绕不同的主题分享了《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成果及任务反思。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理解、总结小说人物及主题:同学们先了解鲁滨逊其人,再知晓其家庭背景,最后通过到鲁滨逊一生中多次航海经历及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推断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些对于同学们今后接触并了解当下全球经济、政治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小组成员对于本组任务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和反思;而成员经过沟通交流和思维碰撞得出本组的结论,这也正是团队协作能力的体现。(解)数学课上,老师通过类比方式讨论含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思路。老师先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切入,带领同学们复习了前期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再通过让同学们解不同的方程式,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同学们得出含字母方程分类讨论的解题方法。课堂上同学们思路活跃,发言积极,气氛热烈。家长们坐在后面,也跟着老师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数学课。(思)英语由中外教老师合作授课,全程互动性强,内容紧凑,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教师善用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学习生词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解释单词的意思,而是让同学们自己先体会再进行讲解,一边精读文章,一边同步学习句子中的单词。此外,教师还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英语课的选文风趣且意义深刻,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到英属殖民期间印度的文化历史,思考故事中保守秘密的意义。(探)科学课的主题是“探究人体奥秘”。人是如何呼吸的?呼吸机制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人体呼吸系统构造。全程的英语教学,让家长们不由担心孩子们能不能听得懂,但科学老师在授课时使用了平面四边形模型和气球钟型罐模型,形象地展示了人体呼吸系统,而孩子们通过分小组测量、观察和研究这些模拟模型,掌握了呼气和吸气时肋骨、肋间肌、横膈膜和肺的分别不同的活动规律。最后,各小组还团队协作地完成了呼吸系统海报。短短一节课,让家长们也喜欢上了科学。(论)地理课的主题则是“Population 人口”。一张拥挤的印度人群照片和目前地球人口数量的预测,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对“人口问题”的学习互动中。地理老师逐步展开“人类历史上人口的增长变迁,近代人口的高速增长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学习内容。同学们在深度思考后总结了各种原因,包含了社会关注的各类热点等。之后,家长们也加入其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影响人口的主要因素,这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口素质、生活品质等有了更为广阔的认识。 CP项目见未来课间休息时,家长们在体育馆观摩了融合九年级的社区设计(Community Project)毕业项目展示。二十五组同学,就公平与发展、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特征认同和关系、个人表达与文化表达、科学与技术创新及时空定位等六个板块,进行了各自的项目探索。融合九年级的同学们站在各自的展台前,自信地展示自己研究的课题,并向大家分享了研究成果。在这些社区项目中,学生不仅探索、理解、应用各类知识,更将在融合课程四年中学习到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运用于实践;CP项目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怀他人的意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六年级家长们也期待自己的孩子在三年后,能像学长学姐们一样,完成自己的项目,并自信、从容地向公众展示。此次家长开放日拉近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距离,不仅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老师们对学生教育的尽心尽力、更是近距离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时迸发的火花。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世外融合部将继续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求知的乐园。撰稿人:程君佑爸爸,阎家沁妈妈,郑岳爸爸沈苏妈妈,蒙缘菁爸爸,傅唯臻妈妈摄影:李志刚视频:金文娟统筹编辑:林琳,许佳家审阅:诸轶群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