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图片
深研教材育能力,互动课堂探新途——记徐汇区“指向学习能力培养的互动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3 12:50:23   发布人:潘子艺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67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0.1

zpgzs.jpg

 3月11日下午,徐汇区教育学会中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指向学习能力培养的互动课堂”初中英语教研活动在世外中学本部阶梯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两节新教材展示课、两场微讲座和说课评课三个环节组成。世外中学校长厉笑影女士、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静安学校校长赵磊女士,徐汇区高中英语教研员孟莎老师,徐汇区初中英语教研员潘霖滋老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萍老师莅临研讨会现场指导。来自上海市徐汇区各初中的骨干教师、徐汇区孟莎名师工作室、徐汇区朱萍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等也在现场学习观摩了本次展示与研讨活动。

世外中学校长厉笑影女士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辞。厉校长提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都在努力探索英语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使命光荣在肩、任重而道远,希望工作室的展示活动能够为我们新教材的教学和教研带来新的启发。 

授课环节

第一节展示课由位育初级中学王佳韵老师执教,课文内容来自新教材六下Unit 2 Reading课Rules around us: A rule story。课堂活动设计合理,完美实现了阅读策略训练和主题意义探究之间的平衡。读前环节,学生自由分享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学习如何根据图片和背景知识来预测文本内容;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先通过讨论了解文本大意、选择标题,之后通过预测、略读、寻读梳理故事情节。王老师还设计了一个适合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请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主人公在学校规则缺失的一天中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于“规则”二字,学生实现了从“知道”到“行动”的转化。

第二节课由世外中学唐君妮老师执教新教材七下Unit 3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rossing the cultural divide一课。整节课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学习理解阶段,学生从整体阅读梳理文章结构,到在“problem-solution”的主线引导下梳理细节,关注主人公如何应对文化冲突;之后,学生们一起讨论王一鸣是否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者。在应用实践阶段,学生们共同思考如何在即将来临的德国姐妹校活动中有效沟通。最后,在迁移创新阶段,同学们联系自身,思考如何通过更多活动,架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成为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王老师和唐老师的两节课让我们在场的老师们看到了学生的安全感、参与度、创造性和感悟力。学生在教师的全力支持中获得分享与自主提问的安全感,强烈的学习动机应运而生。在学生自主思考、深度参与的同时,教师们基于学生的生成打造创造性思维的契机,并且以结构化思辨提升学生自主感悟能力。 

微讲座环节

课堂展示之后,来自徐汇区朱萍名师工作室的颜婷婷老师和尹羚羚老师带来了教育戏剧相关的讲座。

徐汇中学颜婷婷老师以“新教材文学板块教育戏剧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为主题,分享了如何通过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她构建了“赏、读、编、演、评”五阶段戏剧课程体系,运用故事棒、角色扮演、思绪追踪、坐针毡和良心巷等戏剧范式,使学生沉浸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颜老师基于新教材文学板块,结合黑猫英语分级读物《柳林风声》,引导学生梳理剧情、分析人物情感,最终创编剧本并借助人工智能优化学习体验。她强调,教育戏剧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促进课堂互动与探究,培养核心素养。

紧接着,尹羚羚老师分享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尹羚羚老师详细阐述了教育戏剧课程中 “教育戏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方法,旨在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该课程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下的评价设计路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路径,尹老师运用丰富的案例,阐述如何在教育戏剧课程中实施评价。学前,本课程运用问卷调查开展前测,准确分析和掌握学情,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订学习计划表、课时评价表、剧本评价表、表演评价表,并运用豆包智能体赋能评价,促进了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反思总结、主动探究,实现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贯穿课程始终;学后,教师开展终结性评价,以教育戏剧表演和学生访谈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在教育戏剧课程中的学习能力发展。 

评课环节

孟莎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她提到通过两节课的呈现,她深刻感受到初中课堂除了有趣、互动、丰富和精彩之外,还非常注重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两位老师不仅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还用问题来追踪学生的思维,用问题来挑战学生的思维。而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无声地渗透在一个个课堂活动中,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习得了学习策略。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静安学校赵磊老师从“戏剧融入学科教学”的角度分析了两节课。王老师的课通过“动作”、“对话”这样的戏剧元素来分析主人公的心理背后的原因,唐老师在课堂让学生通过做动作表现finger counting、hand gesture等表达的文化差异,这符合“具身认知理论”。赵老师还肯定了颜老师和尹老师的讲座,它们紧扣课程标准设计评价标准,从语言素养、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戏剧表演等多个维度去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结合具体的案例为一线教师做了很好的示范。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如何用好新教材,创设互动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展现了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探索。两位教师的课堂展示生动诠释了如何通过互动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教育戏剧的微讲座则为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深研教材价值,优化课堂设计,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推动英语教学迈向更高水平。

 

撰文:张莉 颜婷婷 尹羚羚

编辑: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