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Peabody College)的教授Dr. Lisa Pray来到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国际部,与DP和MYP英语组的老师们进行教学交流。
上午10点10分,Dr. Pray到达国际部,副校长岑晓华先生和学术英语组王梦妍老师接待欢迎,王梦妍老师此前是Dr. Pray在范德堡大学的研究生。岑晓华副校长向Dr. Pray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办学理念以及教师发展等话题,随后,Dr. Pray前往学术英语组教师蒋龙祥的DP十一年级班级进行听课观课。蒋龙祥老师正在上的内容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观课后,Dr. Pray前往国际部食堂与其他老师一起用餐,并随后观摩了王梦妍老师下午五六节DP十年级的课堂教学,课程主题为“Phobias”(恐惧症)。DP学术英语组和MYP英语组的老师也都积极参与以上两位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
观课结束后,Dr. Pray来到世外中学国际部会议室,与DP学术英语组和MYP英语组的老师进行了一场长达近两小时的学术研讨会。Dr. Pray先就蒋龙祥和王梦妍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论,与老师们分享了她认为两位老师课堂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她对于这两个课堂的建议。随后,Dr. Pray从理论到实践,与老师们一一分享了她认为适用于中国英语学习课堂的教学方式和经验。Dr. Pray先从学术英语在社会文化层面的运用角度入手,谈到在英语课堂中,老师们往往在词语词汇和句子结构教学中得心应手,而忽视了学生在学术英语中最需要掌握的顶端技能——语篇分析。要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技能,首先要选择有深刻、可挖掘的好文本,随后老师需要使用一系列对话工具来促进英语的习得。这些工具包括物理工具(例如桌椅摆放),组织工具(例如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以及经过良好计划、有意义、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对话的问题。在一系列理论讨论完毕后,Dr. Pray分享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的实用工具和方法,例如思维导图,文本互动表格,颜色分类文本,有声思考等。之后,Dr. Pray还组织了模拟课堂,让老师充当一下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意义。最后,研讨会进入问答环节,老师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Dr. Pray进行提问。
此次Dr. Pray世外之行非常珍贵,听课——评课——教学研讨会的形式让英语组的老师们参与了一次系统、完整的英语教学学习,范德堡大学教授对于英语课堂的丰富经验给老师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摄影:蒋蕾
撰稿:王梦妍
审稿: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