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深入浅出讲阅读,拨云见日收获多——记美国教学专家Donna Spisso阅读教学讲座
发布时间:2018-10-29 09:18:27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547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_DSC2146-1_副本.jpg

10月24日下午,来自美国的英语教学专家Donna Spisso老师第二次来到世外校园为英语老师们的教学指点迷津。本次,她为以牛津英语(上海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的Unit 4“Numbers”及Unit 5“Encyclopedias”两篇课文为例,分享了In-Class Reading Support(IRS)的阅读教学法。

首先,Donna老师为老师们展示了一组英语漫画。左图中,掉入水中的男子大喊“Help!(救命)”,可是岸边的英国人却高傲地离开。右图中,落水男子的呼救方式改变了,他喊道:“Excuse me, sir. I’m terribly sorry to bother you but I wonder if you would mind helping me a moment.”礼貌的语言成功地让岸边的英国人向他投出救生圈。此后,在座老师纷纷发表了对这幅漫画的感受和思考。来自七年级的金昊老师说到:“从漫画中人物的穿着、标志性建筑中可以看出故事发生在英国,而其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标题等细节,构成了对英式繁文缛节的嘲弄。”随后,Donna老师让教师们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活动设计帮助学生了解文本中的社会语言学知识。

IRS阅读教学法涉及两个维度的能力: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前者包含了词汇语法知识(lexical grammatical knowledge)及篇章知识(textual knowledge),后者包括社会语言知识(sociolinguistic knowledge)和功能知识(functional knowledge)。

在介绍完这一核心理论后,Donna老师以“Numbers”一课为例,按照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活动顺序,依次介绍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她指出,读前活动要实现的目标包括:激活学生对话题的已有知识、提供语言支持和脚手架、明确阅读活动的意义、为多种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提供机会、鼓励合作等。读前活动有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头脑风暴,学生可以和同伴就数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从而预见课文的主旨。读中活动的形式就更多了,比如阅读标题之后的预测、读完段落后的大意概括、找到具有“人情味(human interest)”的片段并分析其有效性等。在读后环节的设计中,Donna老师建议教师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作者的角度思考其写作目的、预期的读者群体、文章组织结构的有效性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选择三组数字来定义自己。

之后,Donna老师再以“Encyclopedias”这一课为例,介绍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方式。比如让学生运用KWL Chart分析自己在阅读前对于这一话题的已知信息、想知道的信息,在阅读后记录自己所学习到的信息。在读后阶段,学生可以分析比较组成这篇文章的四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Donna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仿佛为世外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解析阅读文本,思考作者、读者与文本三者的互动关系,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过程,享受在阅读中思考的乐趣。希望在日后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尝试选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不断创新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

文:陈然

审稿:顾佳


  • _DSC2146-1_副本.jpg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