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学生活动
申城秋意浓,学子考察劲头足
发布时间:2020-03-19 20:24:15   发布人:刘毅然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7,168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正是外出进行社会实践考察的好时节。11月12日周二,融合课程部四个年级在用过午餐后,分别从各自的校区出发,前往不同的地点,开展GC活动。各年级的考察项目和课程紧密结合,同学们在现实的场景中,体会、理解、运用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任务单,使得校内课堂更有意义、校外活动更有质量。

1.jpg

六年级

消防馆


长宁

       进入一楼展厅,一辆硕大的红色消防车映入我们的眼帘,大家激动地团团围住讲解员,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它的来头。原来它是十九世纪末最先进的灭火设备,也是第一辆蒸汽动力消防车,最为特别的是通过四位消防员的配合可以将消防云梯升至五层楼那么高!

       穿过墙壁上挂满的老式消防木梯,我们来到了三楼,观摩了消防宣传片,知道了不在楼道内堆放杂物的重要性,以及让消防车先行通过等知识。我们还见识了过去的灭火工具和消防服饰,那些奇特的形状和材质,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除此之外,每位同学还亲自操作了一把消防车上的喷水闸门。

 在二楼,我们了解到上海本地消防队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各位抗火英雄的伟大事迹。同学们都沉浸在动人的故事之中,被消防先辈们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通过今天的参观,让每个同学对上海的消防历史和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时间虽短,但我们都学到了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这样的实践活动欢乐又极具意义。




2.jpg

七年级

鲁迅纪念馆


虹口


秋风飒爽,踏着秋天的尾巴,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博物馆,来学习这位并不陌生的文学巨人。 讲解员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鲁迅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其重要事件:从在日本课堂看到中国学生观看同胞被杀害时拍手称快的愤怒,到对北京528事件的无奈,1930年在上海成立左翼作家文化联盟,再到死前的挣扎着给医生写信挂号.....

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认真倾听着,有的同学做着笔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总是感染着所有人。花谢,种子在,虽然鲁迅先生已经去世了,但是后人将永远铭记他所做出的贡献。


3.jpg

八年级

历史博物馆


黄浦

        八年级的本次GC活动与人文课紧密结合。我们前往了位于人民公园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从底楼到四楼,从古到今,以时间轴串起了上海的历史发展。我们自下而上地看到了博物馆内大量的展品:松江出土的古代文物、第一代的《新青年》杂志、徐汇公学曾为学生配备的三球仪等……

        集体参观完毕后,各班领取了自己的任务,分别是1号任务-继承红色文化基因、2号任务-探索近代抗争的历程、3号任务-寻找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渊源,以及4号任务-追寻民族工业之光。随后大家分组自由活动,收集文物或展品照片,记录其重要性和当下的感悟……       
下周,同学们将以班级板报展出并分享自己的task成果。


4.jpg

九年级

玻璃博物馆

宝山

        玻璃博物馆的第一站,热力剧场。在这里,我们亲眼见证了一件玻璃艺术品的诞生。师傅那娴熟的手法,和那一件件新奇的铸具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玻璃艺人多年的精修,美轮美奂的玻璃成品让我们惊叹不已。

 随后,我们移步至馆内进行参观。博物馆结合玻璃艺术与建筑本身的特点,塑造了如“万花筒入口”、“历史长廊”、“玻璃屋”等参观亮点,主馆分为新旧两馆,旧馆如月夜、新馆似白昼,我们感受到新与旧的交替,体验到生活中平凡的玻璃以创意的姿态诠释着非凡的想象力。

  “玻璃,总是要碎的。”这句法国谚语经常出现在文学、电影和音乐作品中。破碎的玻璃,作为一个有力而反复的隐喻出现在许多语言中,并在各种层面上产生共鸣。玻璃的脆弱性正是我们自身的映照,但同时,“打破”这个行为也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变革力量:粉碎禁忌、打破记录、冲破枷锁…这些行为都包含着二元性。在此次特定的展览背景下,我们所关注的,是包括玻璃在内事物的破碎,其物质层面的破灭,与其潜在的假设、陈规和状态之间所存在的认识鸿沟;其次我们也感悟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但只有刀刃永远向前,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得以窥见天光。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