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饮食健康小常识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全身各部分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代谢旺盛,又活泼好动,其活动量高于任何年龄组。这时期也是思维能力活跃、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其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因此要多注意自身健康,以下中学生应该注意的饮食健康小常识:
中学生的膳食营养安排应适合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除了保证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之外,还必须考虑中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而需要供给的营养素。在膳食质量上比小学生要高些,学校食堂尽心尽责,在确保饮食饮水安全的同时,保证中学生所摄入的膳食营养全面、合理而平衡。
中学生的饮食安排遵循营养均衡,三餐分配合理的原则,做到清淡、养胃、补脑、利眠。早餐应以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为主,比如粥、米面,尤其以全谷类如全麦馒头、麦片粥、山药粥等为好,并给予适当的新鲜蔬菜;中餐要吃好,营养要均衡;晚餐减少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影响学生的睡眠。
1、三餐热能分配。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一般上午要上4—5节课,脑细胞活动相当剧烈,早餐非常重要,质量数量都要有保证。要使早餐的热能摄入量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占35%—40%左右,晚餐占30%—35%,以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米、面、薯类、杂粮为主要原料。副食品内、鱼类100—150克,鸡蛋1—2个(鸭、鹅蛋也可),大豆及豆制品适量,新鲜蔬菜500—750克,水果150—250克,牛奶、豆奶、羊奶200毫升。动物肚脏、血可适量,每周吃2—3次。
(世外中学学生午餐)
2、每餐均应有荤有素。也可以粮、豆、菜混食。主副食品搭配适宜,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以早餐为例,主食(麦片、米)、副食(卤蛋、肉松或小鱼)、加上适量新鲜蔬菜;其中副食也可换成煮黄豆、豆干、豆腐等豆制品。除此,米面混食、干烯搭配也很重要,不应在一餐中既吃稀饭又喝汤,或全吃干稠食品而无汤汁供给。例如稀饭加馒头,配鸡蛋或豆类及其制品,比较合理。
3、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为原料。如奶类、瘦肉、海产品、蔬菜(绿、黄、红色),以保证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给。
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饮食,各类食物都要吃,不能偏食、挑食。
早餐要吃饱吃好,要多吃鸡蛋、牛奶、豆类食品,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吃一点,或干脆不吃。
吃饭前要洗手,生吃的水果、蔬菜要洗净。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暴饮暴食。
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看书。
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吃饭,应先休息一下,喝点水,然后再吃饭。吃饭后可以散步,做些轻微活动,不要马上进行大运动量的运动。
不喝生水,不喝没有热开或没消过毒的牛奶。不要常吃甜食、零食,不要吃过咸的食品。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和饮料。不要到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进餐。
生吃瓜果要洗净。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