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
整合单元教学,提升思维品质 ——记郑桂华教授单元教学展示与研讨
发布时间:2021-03-08 16:18:45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077

郑桂华.jpg

 

202134日下午,在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开展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由上师大中文系郑桂华教授执教统编教材七下第一单元《邓稼先》《说和做》专题阅读。

课堂伊始,郑老师便以“关于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收获了哪些内容?”一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回顾学习所得,又通过梳理的方式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的思维品质,呈现出从人物品质、启示、写作手法到社会背景等多重维度的归纳方式,引导学生由碎片化的感悟到知识整合的嬗变,同时又与单元导语中的人文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相切合,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

而这翻思维火花的碰撞仅仅是专题活动任务的一个引子,如何设置一个串联起整个单元教学的主题活动,既切合单元目标,又能充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郑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做了很好的示范——

在第二个任务中,郑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来寻找课文中对邓稼先的一些称呼,同时又将主要任务分解成三个小任务:一是对这些称呼进行分类,二是讨论分类的理由,三是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称呼并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样一种梳理和探究的任务代替了以往教学中肢解课文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文本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思维品质的同时,更指向文本的深度阅读,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这堂润物细无声的语文课上,郑老师更注重真实情境任务的切入,由语言建构的梳理与探究到知识与迁移的运用,由对邓稼先身份和评价的梳理,到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更要思考阅读写人文章的一些阅读方法。郑老师借由情境性、整合性的单元活动设计,在课堂过程中,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演绎与升华,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并由文本内容迁移到自我的认识与思考,这背后透露着的是一位语文学科探究者的孜孜不倦与良苦用心。
在郑老师的课堂展示结束以后,与会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到评课交流中。俞斌老师也即班次展示班级的任课教师,他提到自己听完这节课最大的感触有两点,一是教师非常注重对于学生在分类上的思维品质的训练,二是提示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不仅要研读笔下的人物,更要关注作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杨宇老师认为让学生寻找称呼、给称呼分类、思考为什么这样分到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称呼,这样的梳理探究替代了琐碎的提问回答,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刘侠老师则提到郑老师的课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比如多篇文章的共性应如何挖掘,又如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应如何设计。陈妍老师评价这是一节有逻辑的,有思维品质的,有语言训练的,有情怀的语文课。

随后蒋艺茜老师向郑老师请教,对于上过的课文,如何去设计评价维度和难度?尤其是对于班级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该怎样让他们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许佳家老师则困惑于:面对单元导语中模糊的地方,是否让学生自己去细化单元评价目标,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针对老师们的评价与提问,郑老师真诚坦率,结合自己以往教学《散步》《秋天的怀念》《老王》等课文的经验,大方地与在场所有教师分享自己的心得。她认为作为班级的授课老师,可以利用自己对学生的了解,采取适当的方式,在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的情况下,尽可能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孩子。其次,要通过整合的结构化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提及她心目中的语文课的样子,郑老师说了简单的六个字:“少一点,深一点。”她认为语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和学生的分数联系在一起,更应和学生未来的人生联系起来。

教研活动的最后,陈友勤老师评价这是一节“可望”而“可即”的课——郑老师看到了学生在课上的活动,用事实告诉我们不必追求课堂的“宏大”,而应脚踏实地地研究哪怕一个很小的问题。

“在教学事业的追求上,不吃苦是无法获得前进的。”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不仅能学到郑老师教学的别具匠心,更能学到她潜心钻研的精神。

 

撰稿:张彩萍 赵陈惠